谁砸了我们甘孜旅游的锅,我一定砸了你的饭碗!
这是网红文旅局长刘洪在回应当地一家酒店欺客时撂下的一句狠话,保住了甘孜旅游的锅,自然也就保住了那些诚信经营的旅游从业者的饭碗。
甘孜旅游的锅保住了,但全国还有无数个像甘孜一样靠旅游吃饭的地方,还有数以千万计诚信经营的旅游从业者,他们的锅,他们的碗,又该如何保住呢?
两极分化的报复性旅游
春节过后的二月,呈现出来的是报复性旅游。
万人游,千人团浩浩荡荡,横扫千军之势。
从海南、云南的酒店入住来看,春节期间,高星级酒店爆满,有钱人去海南、云南过年也是三年来最旺的一个春节。
在云南昆明,许多旅行社无车可用,甚至要到省外调车。车价也是水涨船高,较前已经翻倍。
这些“千人团”、“万人团”有不少是低价团和保健品团,和这些“人数庞大”的“千人团”、“万人团”相比,许多做品质团和定制游的旅行社,根本不占优势。因为车队、酒店不管你是不是低价团,只看人数,谁人多就会把车和房优先给谁。
“定车难、订房难、价格高、利润薄,低价团已经把我们这些坚持做品质游的挤到了墙角。”丽江某旅行社负责人江莉莉如是说。
惊动了旅游主管部门的“万人团”
2月13日下午,昆明市旅游监察支队在云南旅行社业者微信群里发布《关于上报大型旅游团队接待计划的紧急通知》。
通知称:
“近期大型旅游团队接待量逐渐增加相关旅游资源出现局部紧缺。·····接待量在110人次及以上团队旅行社,严禁无计划接待及超出能力接待,不落实接待要素前提下接待,要在行程开始前2天以上将接待计划报备····
引发服务质量问题造成游客滞留、群体投诉等后果的,我们将依据相关旅游法律法规进行严处。
结合市场投诉情况,为了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发布通知,通报了今年1月份以来被投诉量居前的19家旅行社,并列入全省重点监管名单约谈整改,列入州市的旅游“黑榜单”:
云南发布旅行社行业自律公约
迫于行业乱象频发,云南省旅行社行业紧急制定并发布自律公约,希望通过打造良好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切实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公约明确:
旅行社对旅游产品和服务宣传要客观真实,不诱导、误导、欺骗游客;
在经营活动中明确真实标示价格,坚决抵制不合理低价游,不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等。
同时,规范导游人员和车辆调派,不使用“黑导”“黑车”;
做好安全工作,加强教育培训,按照规定购买旅游组合保险,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妥善处理游客意见,加强质量跟踪处理,建立全程质量服务机制。
然而公约并没有强制约束性,希望不是一纸空文。
毋须讳言,这浩浩荡荡的旅游大军杀进云南,给云南旅游市场带来了震撼,这给依然平稳经营的旅行社带来了冲击,压缩了他们的市场资源空间,同时随着投诉量增加,云南旅游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车价、房价都在上涨,旅游成本在增加,而正常经营的旅行社,已呈现亏损即使这样在市场价格上已经处于劣势。
不知道品质游还能坚持多久?
在旅游圈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底线的低价竞争,只会累死自己、害死同行、坑死游客!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旅游行业“吃饭砸锅”的事依然每天都在发生。
为了自己眼前的一口饭,砸了整个行业的锅。行业的锅砸了,自己的饭碗还能保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