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入职时被要求签订"自愿放弃"缴纳社保的协议,或者用人单位以补助等形式发放社会保险费?
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新规”),明确:即便劳动者“自愿”承诺放弃缴纳社保,该承诺亦属无效。该解释将于9月1日正式施行。
这下是真要变天了!
——自9月1日起,所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社保”的协议或承诺,无论双方自愿与否,一律无效!这意味着,哪怕你开的是街角一家冷面馆,只要雇了员工,就必须缴纳社保;哪怕员工主动签字放弃,老板也得依法掏钱买社保!
这样的硬性规定,真的是前所未有!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0.73亿人,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尽管如此,社保违法现象仍然存在,一些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拒缴或少缴社保,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根据新规,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行为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企业再也不能以"自愿放弃"为借口逃避责任,一旦被发现拒缴社保,不仅要全额补缴欠费,还将面临高额赔偿。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社保制度建设进入了更加成熟的阶段,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具有里程碑意义。
社保不是选择题,而是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新规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法定义务,明确指出"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无效,任何以此为由拒缴社保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为什么这一新规如此重要?社会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重要制度,关系到每一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了劳动者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缺少任何一项保障,都可能导致劳动者面临巨大风险。
新规的核心变化在于,对拒缴社保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赔偿要求。以往,用人单位未缴社保往往只需补缴欠费和滞纳金,对劳动者造成的实际损失却难以获得有效赔偿。而新规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导致其无法享受相关待遇的,需要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对赔偿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用人单位未缴纳养老保险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养老金的,需按照国家规定的养老金计算标准进行赔偿;未缴纳医疗保险导致劳动者无法报销医疗费用的,需按照医疗保险报销标准进行赔偿;未缴纳工伤保险的,需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支付赔偿金。这些规定大大提高了企业违法成本,有效震慑了拒缴社保的行为。
不过此举也并非没有副作用
对中小企业和个体户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力成本蹭蹭上涨了。
以苏州某家年景气的网红甜品店为例,店主小周预计,今年新增三名员工,人均社保月缴费约合2,500元,全年社保支出将超过9万元,这对一个小店面来说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了;如果继续沿用“现金工资+社保补贴”模式,不仅面临滞纳金,更可能支付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唯有重构招聘和薪酬体系,或采取更灵活的用工方式,如劳务派遣或项目工时制等,以平衡合规与成本。
但是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新规无疑是一大利好。
长期以来,不少底层劳动者因单位拒不缴纳社保而未能享受医疗报销、退休金待遇;未来,凭借《新规》,他们手中多了一张法律“王牌”。一旦发现用工单位不上社保,既可向社保经办部门举报,也可解除劳动合同,拿到经济补偿,并推动法院判令单位补缴。这多少能解决不少的打工人的麻烦了!
合规时代已来,无人能置身事外
9月1日之后,社保不再是一道“选择题”。对劳动者,请定期查询参保记录,发现问题立即向社保局投诉;对企业主,赶紧自查用工协议,别让一纸无效约定赔掉多年积蓄。
全民社保的本质,是让经济发展的底线保障真正覆盖每一个拼搏的人。阵痛难免,但长远看,这或许是我们走出内耗循环的关键一步!
导游的社保应当由导游所在的工作单位负责缴纳。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导游作为劳动者,其社保应当由其所在的旅行社负责缴纳。
如果导游是自由职业者或者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那么导游需要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在这种情况下,导游可以采用灵活就业的方式和标准,按照规定缴纳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