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旅行团走私,导游被查获
近日,大连港湾海关在入境旅检渠道查获旅客违规携带烟草制品4200支,电子烟烟具62个。
海关关员在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进行监管时,发现一个选择“无申报通道”入境的旅行团中连续十余名旅客的行李物品机检图像存在异常,显示装有形状、大小相似的条块状物品。
经开箱查验,海关关员在上述旅客行李箱中均发现了数量不等的烟草制品。
经问询,该团队导游承认上述香烟为其在境外购买,企图通过让随团旅客分散携带入境方式逃避海关监管。
经进一步清点,共查获香烟6条、电子烟烟弹15条、电子烟烟具62个,香烟及电子烟共计4200支。
二、导游走私案件频发
近年来导游走私案件频发,近期典型案例如下。
1、青岛导游利用游客分散携带化妆品、卷烟等物品案
今年8月,青岛胶东机场海关关员在对某进境航班进行监管时,发现同一旅行团内4名选择“无申报通道”的旅客,其行李的X光机检图像异常相似。
经开箱查验,查获了高档化妆品、卷烟、衣物鞋靴等共计168件物品。
经进一步问询,该旅行团的一名导游承认,这些物品是其在境外购买,企图利用团内游客分散携带进境,目的是用于销售谋利。该案随后被移交缉私部门处理。
2、深圳宝安机场导游利用游客走私洋酒案
今年6月,深圳宝安机场海关关员在执行进境航班监管任务时,发现多名经由“无申报通道”入境的旅客,其随身行李的机检图像高度一致。
经现场调查,查明是同一旅行团的三名导游,通过让旅行团成员分散携带洋酒,共计30瓶进境。
三名导游均承认,他们是以销售牟利为目的,利用游客分散携带洋酒,企图逃避海关监管。该批洋酒总案值达12.4万元人民币。
3、上海口岸导游利用游客走私香烟案
今年5月,上海宝山海关在对入境邮轮旅客进行监管时,发现一名选择“无申报通道”的导游领队行为可疑,在洗手间门口徘徊并与其他旅客交接行李。
经拦截检查,在其行李箱中查获不同品牌香烟2000支。当事人承认是通过游客携带这些香烟,目的是代购牟利。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宝山海关累计查获导游涉嫌走私香烟案件8起,涉案香烟超3万支,均已移交缉私部门处理。
另在虹桥机场,一名入境旅客因携带超量雪茄(180支,超过允许数量的800%)被查获。
这些案件显示了走私团伙利用“法不责众”心理,将货物分散至多个行李箱企图蒙混过关的操作手法。
海关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相关规定,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属走私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作为游客,需要警惕
法律风险:如果明知是走私行为但仍为他人提供帮助,例如允许他人利用自己的行李夹带物品入境,或出借自己的免税额度,可能会被视为走私共犯,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贪小便宜”可能吃大亏:不要因为一点“劳务费”或“好处费”就帮陌生人携带物品入境,更不要出借自己的身份信息和免税额度。你需要对自己携带的物品和使用的免税额度负责。
如何防范与守法:
1. 坚决拒绝“帮带”请求:无论对方是导游还是陌生人,只要是不明确的、或要求你帮忙携带物品通关的请求,都应果断拒绝。
2. 了解并遵守入境规定:出发前了解中国海关关于入境物品的规定和免税额度(例如香烟、酒精制品、化妆品等都有数量限制),并主动申报。
3. 保护个人证件与信息:妥善保管自己的护照、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离岛免税购物资格和额度借给他人使用。
4. 选择正规渠道购物:购买进口商品应通过正规渠道,价格可能略高,但品质和售后有保障,更重要的是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