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曾经的旅游从业者,最高时年薪40万,如今月薪1000元,有人转行卖房子...
2022-05-26返回列表

我们的生活似乎以2020年为分界线,此后两年多,大到企业主体、小到个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

 

在经济面走弱的大环境之下,每一个主体都在谋求改变,哪怕面临巨大的未知,他们都不曾退后。奋力自救,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主旋律;“不躺平”,成为这个社会里每一单元所能展现的正能量。



“转行难,从业时间越长,越没有优势。”四川导游小丸子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失落。


自2020年,新冠疫情从爆发到如今,已断断续续持续2年多。旅游行业受到冲击更为严峻,进入导游行业8年有余的小丸子,已经在考虑转行,“我想去幼儿园上班,一方面是自己比较喜欢小孩子,另外幼教的工作也比较稳定。”为此,小丸子特意去考了幼师资格证。


然而,转行之路并不顺利,“竞争不过那些教师专业毕业的,何况人家比你年轻、比你有活力。”如今,小丸子依然“被迫”留在旅游行业,而工资也从曾经的过万降到税后只有1000多。仍然留在行业里的不只小丸子。“转行去别的行业,心底又未必看得上一般的小公司。”有两年导游从业经历的春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除了转行的专业局限,许多在行业里待了5年以上的导游,接受不了转行后较低的工资。


根据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2021年,全国旅行社从业人员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导游数量相比2019年减少了近3万人,但仍有9.43万人。


留下来的旅游从业者,突围与转型是必然。


“传统导游行业肯定会由于整体团队游的下滑而面临持续压力,但作为旅游业的核心价值链构成的一部分,导游行业会持续产生其产业价值。”EHL集团咨询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鲍琛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导游这个群体需要抓准时机、重新定位,持续探索。


“所有留下来的导游,都在等一个归期。”小丸子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高光:曾达年薪40万


2018年4月,刚做全职导游的春春,入行就遇上了旅游旺季。


“那是我成为全职导游的第二个月,忙到连续30天没有休假。”春春是一名重庆的全职导游,早在大学时期,就加入了户外社团,“我们把那个户外社团发展成一个面向青年旅游的公司,我大三就考了导游证,并开始以领队的身份带团。”


         

图源:受访者提供


“梦幻魔都”重庆作为一座网红城市,五一、国庆节、春节期间的游客格外多。春春表示,遇上几个大的节假日,她几乎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晚上十一、二点才能结束,“由于一整天都在讲话,嗓子经常是哑掉的状态。”


在疫情之前,旅游行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向上发展势头。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11年的0.70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55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从2011年的26.41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60.06亿人次。


身处这样一个繁荣的市场中,Shelly也度过了多年的繁忙时刻,“我们这一行,从早到晚、从出门到回家,可以连续忙碌12个小时不停歇。”


Shelly在2013年成为了一名导游。8年的从业经历中,她做过九寨沟-黄龙专线导游、也曾以境外游领队身份带团去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挣钱的同时,还可以免费出去玩,挺好的。”Shelly回忆道。


虽然忙碌,但导游的收入相对可观,尤其在旺季。“每年的3月-10月是旅游旺季,普遍的收入是在1万多。但是更有能力的人也可以做到一个月2万,因为导游是一个多劳多得的模式。”春春表示,导游的收入相对大部分其他行业,确实要高一些,就算在旅游淡季11月-2月,也有导游可以做到一个月收入5000元。


资深、购物团导游的收入则更高。“资深导游知道怎么带购物团,返佣比较高,所以一年的收入大概在20万-40万之间。”曾有4年导游经历的如歌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此外,如歌还表示,会外语的导游收入也会更高。据她透露,一般,中文导游200-300元/天,英文导游至少500元/天,而如果是韩语、日语、法语、西班牙等小语种的导游,就是800-1500元/天。


而这一切,都在2020年1月戛然而止。


根据文旅部财务司发布的2020年国内旅游数据,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度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减少30.22亿人次,下降52.1%。


“因为旅游必须基于国泰民安、一切发展都很好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大家就没有出游的欲望和条件。”小丸子表示,受此影响,公司的全职导游也从疫情前的20多个锐减到如今的3-5个。


转行:卖房子、做客服


“从年初到现在,一直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恢复过。”小丸子的语气中略带失落,她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由于没有外省游客来到当地旅游,她今年没怎么带过团。


不带团则意味着收入锐减。“因为我是全职导游,背后有公司,还可以拿基本工资,但那些兼职导游没有团带,真的没有分毫收入。”小丸子表示,自己目前到手的税后工资仅有1000多。


Shelly则是小丸子口中的兼职导游。“我们没有底薪,只能带一个团挣一个团的钱,现在每个月的收入不确定性太大了,再加上每个月要还房贷,所以不能再等了,必须得去找另一份工作。”


疫情反复之下,旅游行业走势不如预期,紧张的情绪和经济的压力开始浮上从业者的心头。


2022年伊始,Shelly转行了,新的工作是一家跨境电商公司运营,试用期工资税前4000元,转正后6000元左右,“这一行跟我之前做英文导游稍微有一些关联,加上运气比较好,公司愿意接受新人。”


Shelly表示,如果在这个行业发展得好,以后就算旅游市场完全回暖,也不会再回来了,“旅游行业的不确定性太大了,随着年龄增加,还是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另寻出路的不止Shelly。


“还有不少同行转去做房产销售了。”春春有点感慨,“一方面,房产销售门槛比较低,对于学历要求不高;另一方面,房产销售对推销能力有要求,而导游平日的工作中会有一些销售经验;还有一方面原因,导游在带团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有利于转化为买房客户。”


春春的情况比其他同事稍好些,她在2019年疫情前辞去了全职导游工作,如今在做旅游线路产品策划工作,不需要出门带团,只是偶尔去做兼职导游,“这些年认识的旅行社资源挺多,关系好的有需要我就去带一下,或者遇上自己感兴趣的线路,就去带一下。”


如歌是在2017年转行的,彼时的她跑九寨沟专线,遇上九寨沟地震,“被动失业”两个多月后,她转战平安保险做电话客服,“本来是想找个工作暂时过渡的,没想到一直做到了现在。”


最近如歌开始为需要转行的导游做起了内推,“房贷交不起了,没有工作、手里也没有存款,实在维持不下去了。他们知道我在这个地方上班已经好几年了,觉得还挺稳定的,待遇也不错,我就推荐他们也过来工作。”


如歌表示,现在又有2-3个之前认识的导游在问她公司还招不招人,是否能帮忙内推,“我前段时间又介绍了一个人,不知道他面试通过没。”



坚守:转战线上、做翻译


“年龄摆在那,不好找工作。”小丸子直言,“我毕业之后做了8年导游,也尝试过找一份稳定的工作,27岁时考了幼师资格证,却竞争不过幼师专业毕业的人才。”


小丸子表示,转型难是留下来的原因之一。“目前转行的导游大部分从业时间较短,而从业时间较长的,因为经验和专长都在旅游行业,转行几乎没有优势。”


再就业方面,旅游从业者一直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根据全联旅游业商会、国家旅业网2022年发布的《疫情期间旅游业失业专项调研报告》,工作10年以上的从业人员,是旅游企业主要的用工群体。这部分从业者年龄在30-40岁之间,再就业的空间较为狭窄。


疫情影响下,全球旅游业都受到了冲击。


昔日的出境游巨头——凯撒旅业和众信旅游也不堪重负。根据财报,2021年,众信旅游净利润亏损4.64亿元,凯撒旅业净利润亏损6.90亿元。两家企业财报发布后,凯撒旅业戴上了“ST”的帽子,众信旅游也被深交所下发了年报问询函。


从业者的日子则更不好过。《疫情期间旅游业失业专项调研报告》显示,旅游从业者目前的失业比重高达68.1%,近6成失业超过一年。


在谋生难题面前,有人像Shelly、如歌等人一样“顺利”转行,但也有人和小丸子一样“被迫”留下,等旅游行业的春天到来。


为了能够围绕主业尽可能存活,小丸子也在探索更多的赚钱机会,“现在会接博物馆或者展厅的讲解工作,也会接一些线上国际会议的翻译工作。”小丸子庆幸,作为一名英语导游,自己掌握的英语技能,为自己尽可能留在行业获取了比别人更多的工作机会。


如今,随着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出现越来越多导游KOL化的成功先行者——西安冰蛋、泰山娟姐、杭州小黑诸鸣……小丸子也开始往这条路发展。


“今天,我将向你介绍一些关于成都的事。”疫情影响下,四川游客寥寥,小丸子不得不拿着“小蜜蜂(注:导游专用讲解器代称)”从线下走到线上,2022年1月份,她在抖音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条视频。4个多月过去,她的抖音账号拥有近500个粉丝,获赞超2600。


图源:抖音APP截图


“根据所在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资源禀赋,抓住旅游特色经济,成为本地旅游达人,并且利用不断更新的线上线下渠道,成为可以触及终端客户的旅游推广者与媒介人,是导游应对当前快速变化的旅游市场的方式之一。”鲍琛表示。


平日里,小丸子会围绕四川城市文化、英语学习定时录制小视频,运营自己的抖音账号和微信视频号。“我之前也尝试过直播,但直播还挺考验人的,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聊得下去,而且真的需要每天坚持。”小丸子坦言,自己因为带孩子要花费大量时间,最终不得不放弃直播这条“自救”的路。


“还是期待着旅游行业复苏的那天。”在小丸子的眼里,对于所有留下来的旅游从业者而言,真正的曙光是旅游复苏。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