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科目一《政策与法律法规》了解:2021年10月以来的国内外时事政治(截止大纲发布时的2022年8月)。
2022 年 8 月
1.2022 年 8 月 1 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5 周年纪念日。
2.2022 年8 月3 日,水利部印发《关于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到 2025 年,推动水利风景区风光带和集群发展,新建 100 家以上国家水利风景区,推广 50 家高质量水利风景区典型案例,水利风景区发展质量整体提升。到 2 035 年,水利风景区总体布局进一步优化,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效益显著增强。
3.2022 年 8 月 4 日,我国高铁首座无砟轨道跨海斜拉桥——新建福厦铁路安海湾特大桥完成无砟轨道施工。实现“跨海过桥不减速”,福厦高铁是国内首条跨海高铁。
4.2022 年 8 月 4 日,我国首颗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该卫星将在碳储量监测、生态资源详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等方向提供遥感监测服务。
5.2022 年 8 月 7 日,今年塞罕坝迎来建场 60 周年,其为世界最大人工林,正全面开展“二次创业”。预计到 2030 年,林场有林地面积将达到 120 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86%,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6.2022 年 8 月 8 日,杭州亚组委发布杭州亚运会动态体育图标。图标延续杭州亚运会主形象“虹韵紫”、遵循体育图标功能性原则的基础设计。
7.2022 年 8 月 9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师生。习近平指出,中国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今年是中马建交 50周年,希望更多马耳他师生和青少年积极参与中马人文交流,做文明互鉴的促进者和人民友好的传承者。
8.2022 年 8 月 10 日,以“筑 5G 生态促共创共利”为主题的 2022 世界 5G 大会在哈尔滨正式开幕。
9.2022 年 8 月 11 日,《2022 年“口袋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发布,每个省份力争今年内建成不少于 40 个“口袋公园”,推进全国建设不少于 1000 个城市“口袋公园”,促进解决群众身边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
10.2022 年 8 月 12 日,习近平向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各国人民热切期盼通过发展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2022 年 8 月 14 日,国家能源局表示,上半年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 270 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氨产量约 3300 万吨。
12.2022 年 8 月 15 日,以“转方式、提质量、树品牌、促产业”为主题的“2022 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高峰论坛暨包头第一届预制菜产业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办。本次论坛的举办,旨在助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构建绿色农业生产模式, 补全产业链条,打造绿色农业品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农畜产品产业发展。
13.2022 年 8 月 16 日是焦裕禄同志诞辰 100 周年的日子。1990 年 7 月 15 日, 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曾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怀念他。焦裕禄精神是中共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身上所展现出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14.2022 年 8 月 17 日,文旅部介绍,我国已有 42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15.2022 年 8 月 18 日,第三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组长汪洋强调,对口支援西藏是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统领,坚持顺应民意、保障民生、凝聚民心,多谋长远之策, 多行固本之举。
16.2022 年 8 月 19 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厉奋进。
17.2022 年 8 月 21 日,2022 世界传感器大会在郑州开幕,围绕传感技术发展前沿、国际发展趋势、产业化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推进产业对接洽谈,为传感器产业发展增添澎湃新动能,是我国目前基础电子元器件特别是传感器领域唯一省部共办的世界级产业大会。
2022 年 7 月
1.2022 年 7 月 1 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 101 周年纪念日。
2.2022 年 7 月 4 日,山海关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全国首家长城文化保护法庭在秦皇岛市成立。
3.2022 年 7 月 5 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监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 1954 年、1975 年、1978 年和 1982 年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 1982 年宪法,并历经 1988 年、1993 年、1999 年、2004 年、2 018 年五次修订。
4.2022 年 7 月 6 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在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举行开工仪式,这是中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
5.2022 年 7 月 7 日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 85 周年纪念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1937 年 7 月 7 日。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6.2022 年 7 月 11 日是第十八个中国航海日,今年航海日将聚焦航运绿色低碳智能发展,并于 7 月 10 日至 16 日,在活动主场辽宁大连以及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本次航海日活动周以“引领航海绿色低碳智能新趋势”为主题。
7.2022 年 7 月 17 日,全球第四个、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从这里出发,1.5 小时飞行圈可覆盖包括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在内的中国五大国家级城市群。涵盖全国 90%的经济总量,货物有望实现“一日达全国,隔夜达全球”目标。
8.2022 年 7 月 17 日,第十八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男子跳远决赛中,中国名将王嘉男在自己的最后一跳中跳出 8 米 36 的成绩,为中国田径队赢下了本届世锦赛的首枚金牌,他也成为了中国田径首位男子田赛世界冠军。
9.2022 年 7 月 18 日,国家文物局等多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以黄河文物为主要载体,以“人类发源”“文明历程”“生产生活”“水利遗产” “水陆交通”“艺术荟萃”“民族融合” “人文景观”“革命传统”九大价值主题为主线,形成黄河文化重要展示节点。
10.2022 年 7 月 19 日,支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乡村民宿发展格局,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平衡态势更为明显,更好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
2022 年 6 月
1.2022 年 6 月 1 日,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 这将为湿地保护修复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新阶段。
2.2022 年 6 月 5 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将 3 名中国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开启。在太空迎来神舟十五号飞船对接空间站,将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
3.2022 年 6 月 5 日,2022 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习近平致信祝贺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4.2022 年 6 月 7 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统计局决定,在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河南省、海南省、青海省等五省区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将于今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这意味着我国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迈出实质性步伐。
5.2022 年 6 月 9 日,由一汽解放自主设计研发的国内首款重型商用车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成功点火并稳定运行。该款氢气发动机具有技术首创、行业首发、国际领先三大特点,标志着我国氢气直喷发动机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突被。
6.2022 年 6 月 11 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示,截至目前,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达到 14 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4 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7.2022 年 6 月 20 日,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改建后的北京丰台站正式开通运营。
8.2022 年 6 月 2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翟志刚、王亚平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决定授予叶光富“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决定指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收官之战,首次实现载人飞船径向停靠空间站。
9.2022 年 6 月 26 日,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实现突破。
2022 年 5 月
1.2022 年 5 月 2 日,“巅峰使命 2022——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正在西藏珠峰地区开展。这是第二次青藏科考自 2017 年启动以来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的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科考。
2.2022 年 5 月 2 日,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 6 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其已具备发电能力,向实现商业运行迈出关键一步。
3.2022 年 5 月 4 日中午,13 名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我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 8000 米以上海拔高度,成功在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 8830 米处架设自动气象观测站。科考队员还首次在“地球之巅”利用高精度雷达,测量峰顶冰雪厚度。
4.2022 年 5 月 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5.2022 年 5 月 6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国家电网宁波慈溪市供电公司钱海军同志“时代楷模”称号。钱海军从事电力服务工作 30 年,从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成长为有口皆碑的“万能电工”。
6.2022 年 5 月 7 日,中央文明办等 4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以切实加强网络直播行业规范,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意见》提出,不得为未满 1 6 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为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的,应当征得监护人同意。对利用所谓“网红儿童”直播谋利的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发现违规账号从严采取处置措施, 并追究相关网站平台责任。
7.2022 年 5 月 10 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十二次发射任务,是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
8.2022 年 5 月 11 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印发《数字孪生黄河建设规划(2022-2025)》,要求“十四五”期间加快构建具有“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黄河,为黄河流域“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提供数字化场景和智慧化模拟支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撑带动黄河保护治理现代化。
9.2022 年 5 月 1 1 日电,“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 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
10.2022 年 5 月 15 日电,我国自主研制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 4300米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海拔高度达到 9032 米,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这是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巅峰使命”珠峰科考获得的又一成果。
11.2022 年 5 月 17 日电,从 2022 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建成 5G 基站近 160 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 5G 网络的国家。下一步,工信部将“适度超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 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建设,提升覆盖深度和广度。
12.2022 年 5 月 18 日,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成功下水。
13.2022 年 5 月 19 日, “通”字脱颖而出,成为 2022“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14.2022 年 5 月 20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国民健康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人均预期寿命在 2020 年基砌上
继续提高 1 岁左右。
15.2022 年 5 月 21 日,全球首艘 10 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工船“国信 1 号”在山东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由“0”到“1”的进阶发展。
2022 年 4 月
1.2022 年 4 月 4 日,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最高桥-常泰长江大桥北主塔下横梁首个“L”型区域浇筑完成,标志着大桥两座主塔均进入下横梁浇筑施工阶段。常泰长江大桥是国内首座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三位一体的跨江大桥。
2.2022 年 4 月 6 日,自然资源部公布的《2021 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1 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 9 万亿元。
3.2022 年 4 月 8 日电,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北京冬奥精神就是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4.2022 年 4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
5.2022 年 4 月 11 日,习近平来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沿木栈道步行察看公园生态环境。习近平强调,海南以生态立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是重中之重。要跳出海南看这项工作,视之为“国之大者”,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再接再厉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6.2022 年 4 月 12 日是世界航天日。1961 年 4 月 12 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首次飞入太空,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开启。1971 年 4月 19 日,苏联用火箭发射世界上第一个载人空间站“礼炮”1 号。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钻出登月舱,踏上月球,成为登月第一人。中国首个空间站一一天宫,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将于 2022 年完成建造。
7.2022 年 4 月 12 日,我国氢能发展再添“指示牌”。《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明确了氢能的三大战略定位: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8.2022 年 4 月 14 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到 2025 年,建成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培养一批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领军人才。完善部属师范大学示范、地方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农村教师培养支持服务体系, 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一批优秀中小学教师。
9.2022 年 4 月 15 日,第 131 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线上开幕,为期 10 天的展会以“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题。
10.2022 年 4 月 16 日 9 时 56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到返回地面,全程仅用 9 个多小时,中国载人飞船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回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11.2022 年 4 月 16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 6D 卫星发射升空。这颗卫星主要为我国领土、领海范围内用户及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可靠、稳定、安全的广电传输及通信服务。
12.2022 年 4 月 17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表示,目前中国空间站建造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2022 年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共计划实施 6 次飞行任务-5 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 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乘组也是由三名航天员组成,他们将在轨驻留 6 个月时间;7 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10 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2022 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恰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 30 周年。建造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
13.2022 年 4 月 20 日至 22 日,主题为“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的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在博鳌举行。与会嘉宾将围绕疫情防治、世界经济、绿色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亚洲区域合作与全球合作的新发展等 6 项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
14.2022 年 4 月 21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素质过硬、全面发展,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中国青年坚守“永久奋斗”光荣传统, 生动展现出“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的整体风貌。
15.2022 年 4 月 21 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 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各国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
2022 年 3 月
1.2022 年 3 月 2 日,北京 2022 年冬残奥会火炬接力火种汇集暨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京隆重举行。火种包括在冬残奥会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采集的火种、北京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平之火”、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9 处火种共同点燃火种台,汇集成北京 2022 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
2.2022 年 3 月 3 日,感动中国 2021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获得感动中国 2021年度人物的是: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
3.2022 年 3 月 3 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残奥越野滑雪女运动员郭雨洁、残奥冰球男运动员汪之栋担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4.2022 年 3 月 4 日,北京 2022 年第十三届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本届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共 217 人,其中运动员 96 人,将参加全部 6 个大项、73 个小项的角逐。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5.2022 年 3 月 5 日,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刘子旭在北京冬残奥会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组比赛中获得中国残奥运动员参加本届冬残奥会的首枚金牌。
7.2022 年 3 月 6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8.2022 年 3 月 7 日,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 2022 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布茹玛汗·毛勒朵、李桓英、尹建敏、关欣、胡海岚、卢宇彤、路生梅、杨宁、甘公荣、吴蓉瑾 10 位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光荣入选 2022 年“最美巾帼奋斗者”。
9.2022 年 3 月 9 日电,2021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 31.4 万亿元,占 GDP比重达 27.4%。自 2010 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 12 年世界第一。
10.2022 年 3 月 9 日电,中山大学“天琴一号”卫星已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该项技术此前一直被美国和德国垄断,“天琴一号”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自主探测全球重力场的国家。
11.2022 年 3 月 11 日,新华社发文总结 2021 年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主要的有: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平均精度 2-3 米;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 40000000 米(4 万千米);“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最深下潜至 10909 米;中国嫦娥五号带回月壤重量 1731 克。
12.2022 年 3 月 13 日,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宣布,杨洪琼将担任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杨洪琼包揽了残奥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 3 个项目金牌,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
13.2022 年 3 月 13 日晚,北京 2022 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 18 枚金牌、20 枚银牌、23 枚铜牌,位列金牌榜、奖牌榜第一, 历史上首次位列冬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双榜首。
14.2022 年 3 月 15 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 2022 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共促消费公平”。
15.2022 年 3 月 16 日电,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逐步建成以家庭医生为健康守门人的家庭医生制度。到 2035 年,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 75%以上,基本实现家庭全覆盖。
2022 年 2 月
1.2022 年 2 月 1 日,我国陆上设计最深气井——设计井深达 8457 米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大北 401 井鸣笛开钻。
2.2022 年 2 月 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奥委会第 139 次全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中方将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
3.2022 年 2 月 4 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4.2022 年 2 月 5 日,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曲春雨、范可新、张雨婷、武大靖、任子威获得中国体育健儿参加北京冬奥会的首枚金牌。
5.2022 年 2 月 6 日,女足 2022 亚洲杯决赛,中国队以 3:2 的比分逆转韩国队, 时隔 16 年再次获得亚洲杯冠军。中国女足队长王珊珊当选本届亚洲杯 MVP。
6.2022 年 2 月 8 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冠军。这个北京冬奥会新增设项目就此产生冬奥历史首金,这也是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雪上项目首金。
7.2022 年 2 月 9 日,《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 年)》发布显示: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活动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执行 55 次发射任务,全球共实施 146 次发射任务。2022 年中国航天计划全年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实施 6 次发射任务,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全面建成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间站,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及多型商业运载火箭将首飞。
8.2022 年 2 月 12 日,中国选手高亭宇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 500 米比赛中获得冠军,实现了中国男子速滑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9.2022 年 2 月 13 日电,北京中轴线申遗实现新突破,今年完成申遗文本正式报送。北京市文物局围绕“一轴一城、两园三带、一区一中心”,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成果显著。
10.2022 年 2 月 14 日,中国选手徐梦桃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项目冠军, 这是中国选手首次在冬奥会该小项夺金,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获得的第 5 枚金牌。
11.2022 年 2 月 15 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金牌,成为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冬奥冠军。
12.2022 年 2 月 17 日,中国选手齐广璞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项目中夺冠,为中国代表团拿下第七枚金牌。
13.2022 年 2 月 18 日,中国队选手谷爱凌夺得北京 2022 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 U 型场地技巧项目金牌,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八金。
14.2022 年 2 月 19 日,中国组合隋文静/韩聪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中力挫强敌、傲然登顶,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九金。
15.2022 年 2 月 20 日,两位冬奥会冠军高亭宇和徐梦桃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
16.2022 年 2 月 20 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国代表团以 9 金 4 银 2 铜刷新了单届冬奥会获金牌数和奖牌数两项纪录,名列金牌榜第 3 位,创造了自 1980 年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17.2022 年 2 月 25 日,成都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种交接欢迎仪式举行。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成都),是继 2001 年北京大运会、2011 年深圳大运会之后,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中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后举办的第一个世界综合性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北京冬奥会知识点
1、奖牌:9 金、4 银、2 铜,共 15 枚奖牌
2、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 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由中国举办的
国际性奥林匹克赛事,于 2022 年 2 月 4 日开幕,2 月 20 日闭幕。
3、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发布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
4、会徽:冬梦
5、举办地点:中国北京、中国张家口
6、吉祥物:冰墩墩(冬奥会)、雪融融(残奥会)
7、开幕式旗手:高亭宇、赵丹;闭幕式旗手:高亭宇、徐梦桃
2022 年 1 月
1.2022 年 1 月 7 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明确,到 2025 年,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到 85%;基础较薄弱的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 6-10 个百分点,接近或达到80%的基本普及目标。
2.2022 年 1 月 9 日电,我国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2021 年原油产量达到3013.2 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
3.2022 年 1 月 15 日电,截止目前,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在轨超 100 天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也是我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4.2022 年 1 月 16 日电,北京冬奥会期间,三大赛区 26 个场馆将全部使用“绿电”,意味着奥运历史上将首次实现全部场馆 100%绿色电能供应。“绿电”主要来源于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目前,我国的“绿电”主要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
5.2022 年 1 月 19 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江西省抚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截至目前,全国有 140 个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江西省有 5 座,分别是抚州市、景德镇市、南昌市、赣州市、端金市。
6.2022 年 1 月 25 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习近平指出,北京冬奥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新格言的成功实践。本届冬奥会有约 90 个国家和地区近 3000 名运动员参加,是设项和产生金牌最多的一届冬奥会,习近平强调,中国这次办奥的最大目的,就是带动 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7.2022 年 1 月 30 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公布,分别是中国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高亭字和中国女子钢架雪车运动员赵丹。
2021 年 12 月
1.2021 年 12 月 2 日,2021 年首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公布,中国的浙江余村和安徽西递村入选。
2.2021 年 12 月 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 年)》。方案指出,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3.2021 年 12 月 5 日电,在 2021-2022 赛季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美国斯廷博特站比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以 184.25 分的总成绩夺得女子组冠军,成为第一位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完成该动作的女子选手。
4.2021 年 12 月 7 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 2021 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刘宸、刘耀东、杨倩、宋哲、张建、阿卜拉江、周杰、周锦宇、黄君婷、梁荣浩等10 名在校大学生被评为 2021 年“最美大学生”。
5.2021 年 12 月 8 日,2021.南南人权论坛在北京开幕,主题为“人民至上与全球人权治理”。习近平向论坛致了贺信。习近平指出,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周追求。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时代赋予世界各国的责任。
6.2021 年 12 月 9 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时隔 8 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7.2021 年 12 月 12 日电,北京市教委等十多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推进健康校园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 2030 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到 60%以上,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在基线基础上每年降低 1 个百分点以上,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努力实现下降 80%。
8.2021 年 12 月 13 日是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84 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9.2021 年 12 月 17 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等近日印发《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明确加强公共机构餐饮节约,推进机关单位食堂反食品浪费, 加强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开展学校食堂餐饮节约行动。
2021 年 11 月
1.2021 年 11 月 7 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 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迈出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2.2021 年 11 月 13 日上午,中国首条跨海高铁一新建福(州)厦(门)铁路湄洲湾跨海大桥成功合龙,这意味着新建福厦铁路关键控制性节点已顺利打通。新建福厦铁路设计时速 350 公里,正线全长 277.42 公里,共设 8 座车站,建成通车后,福州、厦门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3.2021 年 11 月 23 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聂海胜同志颁发“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给刘伯明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汤洪波同志 “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2021 年 10 月
1.2021 年 10 月 2 日,国内首条单晶纳米铜智能加工生产线在温州平阳投产。这标志着芯片制造关键材料一一单晶纳米铜——实现国产化量产。
2.2021 年 10 月 3 日,在 2021 苏迪曼杯羽毛球赛决赛中,中国队以总比分 3:1 战胜日本队,成功卫冕,历史上第 12 次夺冠。
3.2021 年 10 月 14 日下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确定!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是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王亚平执行过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也将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叶光富是首次飞行。
4.2021 年 10 月 1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 11 月 8 日至 11 日在北京召开。
5.2021 年 10 月 18 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一一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奥林匹亚采集成功。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赫拉神庙遗址前,奥运火种再次为北京点燃。北京将书写历史,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6.2021 年 10 月 23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第十三条规定,每年 5 月 15 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
7.2021 年 10 月 25 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1 周年纪念日。
8.2021 年 10 月 25 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0 周年。1971 年10 月 25 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 2758 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这是新中国外交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