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疫情之下:再谈旅行社及导游转型问题!
2022-10-25返回列表

作者:孙品安


1、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们有必要确定一下“旅游”行业的转型,是不是“旅行社”转型?


    其次,我们有必要确定一下“旅行社”业的转型,是不是“导游”的转型?


    再次,我们有必要确定一下“导游”职业的转型,是不是“公司”的转型?


    第四,我们有必要确定一下“公司”企业的转型,是不是“老板”的转型?


    最后,我们有必要确定一下“三年新冠”后疫情下的转型,还是“新冠疫后”二三年或三五年及更长远时间的转型?



    现在网上充斥着“旅游行业必须、马上要转型,如果不转型,躺平就是等着淘汰,等着消失,等着被竞争对手甩掉,等着被其他行业吞噬掉,……”的观点和呼吁很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溢于言表!


    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厘清一些问题?究竟是导游转型?还是旅行社转型?是员工转型,还是企业转型?是旅行社老板个人转型,还是旅行社作为公司该转型?是在旅行社传统业务基础之上改进或创新,还是旅行社往旅游业关联行业转型?是旅游行业内部转型,还是重新选择赛道、选择行业、选择业务的创业型转行?是在疫情当下的轻资产业务方向,在产品、营销、管理方面的调整、转变和创新,还是重资产投入、贷款、租房、招人、新业务线、新项目、新产品,二次创业式转型?


2、旅游业转型的对象是什么?


    “旅游业”的边界很宽泛,即使在文旅没有融合之前,传统的旅游六要素也包括了“食,住,行,游,购,娱”相关联的行业,何况现在还有“商、养、学、闲、情、奇”新的旅游六要素之说(仅是罗列参考,不代表我赞同或否定这种说法)!


    如果我们按照《旅游法》所调节的关系来看,主要包括:


    一、旅游经营者,是指旅行社、景区以及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的经营者。


    二、履行辅助人,是指与旅行社存在合同关系,协助其履行包价旅游合同义务,实际提供相关服务的法人或者自然人。


    “旅游业务主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我们通常谈论比较多的旅游业,多是指旅行社及导游,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餐饮,旅游景点等几大类。而具体来讲,通常“狭义旅游”直接针对“旅行社及导游”。所以,我们在讨论“旅游”业的转型首先要明确是哪一个行业类型的转型,虽然旅游相关行业之间同属于旅游业大类,有很多相似的属性,但是具体行业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总结一下:


    ①旅行社业务及导游业务不是旅游业的全部;


    ②导游职业也不是旅行社业务的全部;


    ③旅行社与景点、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业态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不完全是一回事;


    ④旅行社包括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员工(OP、导游、销售、客服、产品、运营、行政人事和财务等职能部门)等。


    分清楚这几个问题,有利于我们在目前的经营环境之下,谈旅行社及导游的转型问题时有明确的对象,不然泛泛而谈,没有办法讲清楚,旅游业相关的各个行业及具体从业人员,放在一起来说,眉毛胡子一把抓,驴唇不对马嘴,鸡同鸭讲,对牛弹琴,没有意义。


    旅行社业务从大类来看,就是“跟团游、定制游、代办业务”三大类别:


    “跟团游”就是个体拼成团队,散变团,标准化线路或产品;


    “定制游”就是独立成团,有人少的个人家庭小团,有人多的单位团体或个人及单位已经召集好的中大型团体,根据需求,量身定制旅游产品和线路;


    “代办业务”就是为个人散客或单位团体代办“签证、交通、票务、酒店、住宿、餐饮、娱乐、商务、会务、保险”等“碎片化”的“单项或几项委托代办”的资源或产品(我一直强调“碎片化“服务,那是旅行社天生就会做的,不是当下OTA平台服务商的专利)。


    现在很多朋友所谓的旅游业的转型,“研学,户外,拓展,团建,团康,商务,会务等,自由行或散客,小包定制,私人定制”等业务都是传统旅行社“三大典型业务”向“旅游六要素”或“新六要素”等方面延伸,资源序列的调整延伸、产品线的调整延伸、人群的细分、营销渠道或拓客方式的调整延伸、宣传方式或经营管理工具的变化和更新、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和调整、业务流程和操作方式的调整和延伸等,这些都不是旅游业转型的本质变化,充其量算是创新吧!当然,如果我们要继续从事旅行社业就必须要面对这些变化。


    如果是这样的转型或创新,那么,我也认为是有必要的!


    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旅行社及导游在旅游业内跨旅行社业的转型,实际上是不同行业了,你去做餐饮,做住宿,做交通,这样的业务类型和经营模式同旅行社的经营管理逻辑已经不同了!这样的转型我们不如说是再次创业!要用创业的逻辑思维来界定这样的转型!这种转型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是一个从新开始的风险与机遇问题!


    跳出旅行社传统的三大业务类型,做了其他东西,实际上是再次创业!创业就是要按创业的逻辑去思考其投资、经营和管理问题了,这个和千千万万的创业企业没有什么差别!


    导游职业的转型只是旅行社业转型问题的一个部分!员工个人的职业转型也只是旅行社业面临的转型问题之一!老板个人的转型也不是旅行社企业转型的全部!


    将导游个人的职业转型等同于旅行社企业的公司转型,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


    将员工个人的工作调整等同于旅行社的行业转型,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将老板或投资人个人的转型等同于旅行社公司的转型,这种认识是不客观的!


    公司和员工,旅行社和导游,老板或个人,主业和副业,跨行和投资看是差不多,实则上真不是一回事!


    本文是基于“狭义旅游”范畴的典型代表,即:旅行社内部,在“三大典型”代表业务的基础上,讨论旅行社及导游的转型,这是旅行社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否则,那不是“狭义旅游业”的事,是与“广义旅游业”有关的问题,是一个更广泛范围的个人或企业投资创业故事、个人职业规划和创业导师去思考的事情!是一个新的创业故事!


    个人可以有很多的选择,但企业的选择则应该而且也必须慎重!



3、旅游业最佳转型的时机是“当下”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长远的战略性选择来看“转型”,当然是必须的,“转型”的动作时而缓慢演变,时而突然改变,这是个人和企业在进化过程中必须要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经济环境改变的选择要求!


    但是从旅行社这个角度来看,某一个时间段或时间节点来看,却不完全是这样。我们从当下这个阶段来看,旅行社需要的不是转型,而是维系和生存!是维持和存续!从当下的战术性应对角度来说,旅行社需要的是静默、维持、存在或歇业,或者说躺平吧!躺平后如果不是躺枪,能活着,那迎来的也许就是躺赢,是生机和发展!


    能做到提前预见,并早做决策的,有先见之明,能够“事先诸葛亮”的决策者并不多!如果2020年就能知道疫情会延续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话,可能当时就直接“歇业”或“躺平”3年,今天看来反而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愿意坚持,等待疫情过去,行业复苏,并且愿意养着团队,坚持发工资,坚持缴社保,租着办公室,付着房租,抽干公司流动资金,动用自己积蓄,甚至借贷坚持的这批旅行社从业者,也许真的是一批对行业前景看好,对职业前途乐观,对公司前路明确,对自己未来有信心,对旅行社行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旅游行业积累了丰厚的经验的一批深爱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但是,现实是事与愿违,现在处于不上不下,左右主难,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社会的发展,我认为是需要一批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专注坚持、执着努力、认准方向,不管风吹雨打向前行的,在一个点上发光、发热、燃烧、熄灭、传承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工程技术人员,手艺匠人,普通而又平凡的守业之人!


    三年前没有转型或转行,那么今天就是最好的转型或转行时机了吗?


    经过这个三年,很多旅行社差不多快“油尽灯枯”,能够维持下来的、能够保留火种的,如果再折腾的话就像刚做过的手术的病人一样,可能会加重病情!


    疫情当下的旅游业,好比在“ICU”里待着的危重症之人,还插着管,吸着氧气、输着液,处于昏睡着呢,能经得起搬动、上下床、步行走楼梯、自行进食吗?


    疫情当下的旅游业,好比在离开“ICU”进入普通病房的手术后的大病之人,还吊着水,缠着绷带,监测着心跳和脉搏,定时理疗,要人协助翻身,上下床,吃着药,医生关照要吃流食呢,送那么多营养品,补品,吃得下吗?想吃吗?能吃吗?


    疫情当下的旅游业,好比离开住院部转入康复医院的出院病人,训练,走路,按摩,针灸,学说话,这个时候能进行体育运动、参加竞争吗,能大声争执,与人争雄吗?


  疫情当下的旅游业,好比离开康复医院回家休养的大病初愈之人,回到家了,就能逛街,购物,旅游,美食,能干家务吗?


    中西医结合,疗效好!不仅仅只有西医具有科学严谨性,中医也是基于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的一面。中医基于阴阳五行学说,人体的阴阳五行,对应着四时季节,东南西北中的方位,阴阳调和,五行相生相克,有其科学的一面。


    休克疗法的药方,治得了玻利维亚,却没有能让当年的俄罗斯改变现状,走向成功!


    重症之下用猛药,是否符合当下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呢?


    专家们的转型建议,是否能够让当下的旅行社业及导游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呢?


    所谓的转型成功,是旅行社业的转型成功?还是其他行业的创业成功?


    “旅游+”,“旅行社+”,“导游+”,“+旅游”,“+旅行社”,“+导游”,……


    转型,不是一个新概念,也不是一个新提法,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也许疫情三年,淘汰的反而是坚持和专注的一批旅行社和旅游从业人员。坚守旅游行业,因为疫情的反复,耗尽了周转资金,耗尽了多年的积累,耗尽了激情和希望。然而,这一批旅游从业人员,这一批旅游企业,虽然,不够明智,苦苦支撑,却是一批有情怀,有情结,对旅游有感情,有经验的旅游业的执着者、坚守者、工匠,旅行社业的火种!


    在此,非常想对跟我一样坚持的旅行社同行们说一句,再坚持一下,困难总归有,但是,不做这一行了,其他行业就真的好么?


    我的看法是,个人可以去尝试更多的职业可能,老板个人可以通过知识变现、劳力劳务、体力劳动去尝试更多的养家糊口的工作,导游个体可以去尝试“导游+场景”的转型可能或者“跨行+导游”的转行可能!但是,作为旅行社,作为企业,在转型与转行之间,在投资与创业之间,在投入与风险之间,在躺平与躺枪之中,慎重选择,谨慎对待!不转型,就是躺平吗?也许一动不如一静呢?现在要创新离不开切票、囤房、包景点、投资源,投流量,投平台,这些风险考虑过有多大吗?你确定投出去的钱能收回来,你的预付款,你的佣金是安全的?有限的资金,用房产抵押的贷款,借债来的账上团款,刷信用卡套出来的备用金,是不是用在最急需的员工工资、社保、日常开销、家庭支出上更好呢?


4、转型时要不要考虑所处的大环境呢?


    旅游企业跨业态的转型是转行业,个人的转型是重新选择职业或岗位。这些都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范畴,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仅讨论旅行社业的转型与转行、躺平与躺枪问题!


    目前,“动态清零”政策之下因疫情时不时引发的“旅游熔断”是影响旅游业务断断续续的最直接的因素。如果,没有“出入境游”的全面开放,“跨省游”的全面开放,仅靠“本地游”或“省内游”的“跟团游、定制游、代办业务”三大类别业务的支撑,旅行社的业务就很难说恢复,旅行社经营环境的全面改善就不太可能!


    而在“三大业务”中“跟团游”和“定制游”则受疫情的影响最大,这两类业务好比“西瓜”而不是“芝麻”,一旦摔地上,就会碎裂,对旅行社造成的冲击也较大,经营风险也最大,一旦发生疫情,就会造成退改签的处理问题,就会产生行程取消问题,就会产生滞留期间的食宿费用和返程交通损失问题!


    而相对来说“代办业务”由于不受“包价旅游”合同的制约,并且业务分散,时间分散,地区分散,人群分散,服务类型分散,以散客为主,形象一点说“鸡蛋不是放在一个篮子里”,不会全军覆没,当发生疫情时损失面不会那么大!在“代办业务”方面,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的“碎片化”服务代办,“食、住、行、游、购、娱”的代办,代排导游服务,交通票务代办,交通包车代办,景点门票代办,签证代办,住宿代办,商务代办,会务代办,活动代办等标准服务委托代订中,旅行社早期的价格优势、资源优势、渠道优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优势地位,随着流量向电商平台集中,资源向流量平台靠拢,旅行社为代表的传统渠道并没有多大的空间!这些情况恰是政策背景下的旅行社经营中所面临的尴尬问题。


    再看一下大的环境,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下行现象也比较明显,反应在国内的经济环境,实体经济面临诸多困难,消费低迷,需求不振,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着困难,不是旅游行业在卷,是很多行业都卷的很厉害。在经济下行,收入减少,企业裁员,房贷车贷,教育医疗,90后、00后的年轻人成家立业的成本更高,70后、80后所面临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机,35岁的职场危机,车贷房贷压力,养家糊口,衣食住行的压力传导到更多的人群。所以,现在60后、50后、40后……成为养老诈骗的主要人群了,也是很多零负团费的重点关照对象!可以说旅游行业在充当社会经济生活晴雨表方面的作用从没有让人失望过……


    旅行社行业的不景气,有疫情的影响,更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果您认可这样的现实,那么,所谓的转型或转行,旅行社转型其他业务就一定有机会吗?想转型的朋友和发文力挺转型的朋友是什么让您可以自信地认为,您会比所转型的目标方向有更多的机会、更快的发展、更大的收获、更好的结果呢?俗话说“做生不如作熟”,“入行三年穷”,“隔行如隔山”。当经济发展好,市场需求充足,消费强劲时,可以通过市场的红利来消化转型的负面作用,但是,现在的社会环境,适合旅行社转型的方向是什么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衣食住行”的重要性远比满足精神需求的“诗和远方”来的重要!


    如此背景之下的转型,是不是应该更加慎重地对待?


5、转型时有没有考虑过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是我们转型选择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


 “新媒体”转型(尤其是视频直播)是成功的多,还是普普通通的多,或者失败的多?


    有多少人在没有希望、没有收益的情况下能坚持三五个月、半年一年?


    除了拿出来作为典型代表的导游主播、旅游网红、旅行社经典案例之外,成功转型的有多少?


    适合某一些人,不一定是适合整个行业,有些人心理上不愿意,性格上不适合,能力上达不到,不是每个人都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大部分人只能做追随者,只能在红海里洗海水澡,无法也不敢在蓝海的大潮中踏浪戏水!绝大部分的企业和个人只能是在一个相对的时间点上或随波逐流或被人潮裹袭着往前走!


    《人世间》平凡普通的孩子是用来报恩的,普普通通,社会世俗,才是大多数人所处的环境,旅行社和导游亦如此。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性获取某个成功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励志榜样,但却忽略了成功者背后有无数消失的失败者和平庸者,“一将功成万骨枯”吧!我们只是选择性地看到了我们想看到的成功一面,却选择性地看不到被我们自动忽略的一面。


    认清是大部分人的转型成功,还是少部分人的转型成功,这一点至关重要!


    转型也好,转行也罢,要弄明白一个关键的问题:你的获客渠道和流量在哪里?你的资源和产品吸引人吗?我的“内容即产品,产品即内容”观点的底层逻辑也是基于此。不管做哪行,做什么事,做什么人的生意,做什么样的产品,都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而运营技巧与资金团队这些则是旅行社转型的现实问题。


    除了上面这些问题之外,还有一个企业的现实问题,企业行为与个人行为的驱动力,如果光做内容,没有变现的通道,老板可以借助情怀和信仰来做,员工行吗?而个人来做新媒体的情况可能在兴趣和爱好的驱动之下,会好一点,但长久来说,没有经济回报的支持,能持久吗?


    成功者是少部分,大部分企业和个人都是追随者和平庸者,平凡人和普通公司,而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少数的导游网红主播代表,不是少数的企业转型成功者,是适合大部分人的转型的方法论和策略问题。


    旅行社做新媒体转型实际上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间,2020年开始可以的。但是部分视频平台只抓资源的流量,可以让导游个体上平台,对旅行社的电商是不开放的,采用白名单邀请的方式,相比某团在2016年后才采取降代取直策略,这些新的视频平台是直接切到资源上。


    杭州的短视频和直播行业发展较早,也比较成熟,号称“直播之都”,但现在的情况据说有90%的都不成功(来源于网络,不一定准确),但是作为主播和运营也随之起起伏伏,总体来看个人比公司要好一点。随着平台流量分发机制的变化,要花极大的功夫去研究一个新的行业。从总体上来说,大部分的公司的确需要创新,对于个人来说,老板或者导游个人来说是可以去适当的尝试一些转型。但还是要强调不是每个旅行社都适合去做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因为有的人就是天生的不适合,就是没有这个能力,如果说从长远来说旅行社肯定是需要转型的,但是从近期来说需要的却是资源和产品,以后随着流量的变迁,旅行社还会做,那时的做只不过是被大浪裹挟着往前走的做法,环境使然的或者水到渠成的做法。


    很多朋友可能不清楚,某音的酒旅并没有对旅行社行业开放,如果旅行社要做需要申请,开白名单。让一家旅行社只做内容,而不能开产品撮合、订单变现的店铺,作为企业来说没有收益的去做,这样现实吗?作为公司来做,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那么,按照某音的套路去做的话,只有老板亲自上阵去做,而不是员工跟导游去做的问题。


    旅行社采用导游直播的方式,导游主播≈李某柒,计调≈运营,销售客服≈场控,旅行社≈成都某公司或MCN机构,旅行社老板≈杭州微某公司,李某柒与杭州微某公司发生的品牌之争、商标之争、个人IP之争同样也会发生在旅行社。李某柒事件所产生的矛盾,他们之间的这个关系很难调和,李某柒公司解决不了,绝大部分旅行社的也解决不了,如果不能解决个人IP和旅行社之间的权属和利益分配问题,不如不做,否则会加重旅行社走向消失,这种利益纷争在旅游行业早已存在,个人客户,还是公司客户,那是在没有新媒体助力情况下形成的员工客户问题,尤其是导游与业务员关于客户之间的归属关系是很难摆平的。


    因此,只有老板自己亲自上才不会有这个矛盾。那么老板亲自上就会存在另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去做主播,不是所有的人都擅长去做主播,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去做主播。当然,从长远来看旅行社迟早会作新媒体,只能是被动地被裹挟着去做了,作为大家都做、不做不对的、普遍性正确的一个选择去做!


    疫情影响下要寻求出路,新媒体有巨大的流量,部分旅行社和导游的确转型新媒体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也有很多同业非常焦虑,当然也非常好学,报名参加了很多的新媒体培训,如短视频直播学习班,几千、几万的到处教学费,学到最后脑子更乱,更迷茫,培训有被人家割韭菜的,被骗钱的,更是雪上加霜。平台让我们看到的,或者自媒体宣传的,有些老师们看到的公司转型成功案例,就是视频平台给我们打的样,让我们看到的。可以这样讲,能成功的是少数,大部分的、90%以上要失败的。


    新的业态发展起来的过程中就是这样,新媒体转型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积累,做内容,做产品,做运营,并不会立马见效,很多人是坚持不了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更多的人会半途放弃。三年坚持在做旅行社的同业,多半是真的很想继续做的,多半是真的有一点情怀的,而这三年大家的资金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油尽灯枯,元气耗的差不多的,新媒体或视频直播会是救命的稻草吗?会是续命的灵丹妙药吗?如果一旦失败对大部分旅行社是经受不住的。旅行社究竟能不能去做新媒体运营呢?


    我们讨论的旅行社转型的一剂普惠实用的药方是什么呢?


    ★从长远来看,旅行社的转型创新是必要的!从短期来看,旅行社的守成生存是务实的!


    ★从公司来看,旅行社的企业转型应该慎重!从个体来看,老板/员工或导游的个人尝试当然可以!


    ★从行业来看,旅行社的转行风险较大!从个体来看,旅游从业人员换个工作除了隔行如隔山和入行三年穷之外是个人对职业的选择自由!


    ★从创业来看,旅行社的投资行为要考虑经济大环境,从谋生来看,劳力服务和知识收费比做生意更稳妥!


    ★从现实来看,旅行社在创新转型中大部分是跟随者!从案例来看,旅行社的成功转型只是少数能看到的成功者代表!


    ★从引流方式来看,旅行社的视频直播带货视频直播电商立马见效有点困难,从兴趣爱好来看,旅游主播更适合个人去做!


    ★从资源来看,旅行社不宜做包票包房包资源砸钱搏客源方式,从产品来看,视频带货微商代理社群团购似乎可以尝试,但勿透支私域流量;


    ★从实践来看,旅行社转型过程中大多数企业的行动会滞后于认知,只能在红海中挣扎!从理想来看,旅行社的转型抓住风口并能获得成功在蓝海中遨游只能属于少数幸运儿!


    ★从效率来看,旅行社借助工具会比借助人工的运作模式效率高,从职业发展来看,没有壁垒的没有文化内涵没有技术含量的会被智能AI取代的趋很明显!


    ★从新媒体运营来看,旅行社通过视频直播获取公域流量的难度越来越大,从网红主播视角来看,个人当着兴趣爱好可行但要再成为网红主播的成功概率越来越小!


    ★从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来看,旅行社的转型具体看法是针对多数缺乏行动力的普通跟随者!从专家给出的宏观建议来看,旅行社的转型更适合于那些有志于创新并引领市场的少数先行者!


    如果按照上述情形的总结来看,旅行社的出路在哪里?


    “个人可以去做兼职,公司也可以适度考虑副业。”借助公域平台做内容廉价获客,基于私域渠道作链接低成本引流,专注主业,适度延展,毕力于一点,深耕细挖,聚集于老客户,精心服务,寻找机会。就是要做好老客户服务,服务关键人群,维系好客群关系,将业务重点放在“旅行社业务的三大基本类型”上,尤其是第三大业务“代办项目”上,基于旅行社能提供的“食/住/行/游/购/娱”服务来满足客户多方位需求。做最熟悉的客群,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做“碎片化”的服务,加强与客群的联系,既能产生收益,又能关联主业,“碎片化”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财务发票问题,就是要作熟悉客群的财务供应商,服务外包供应商。


    总之,个人认为:


    ①“扩张式”转行易躺枪,应消极待之;


    ②“收缩式”转型为躺平,可积极处之;


    ③“个体”钻研学习/多尝试/多坚持;


    ④“公司”谨慎花钱/少投入/少折腾。


    基于旅行社业务的三大基本类型进行适度合理的延展,目前来看具有可操作性的,具有创新可能的便是“代办业务”中的碎片化资源和产品的拓展,并且受疫情的影响较小,这也是基于旅行社现实,旅游市场现状和社会经济环境做的一个基本判断。


    旅行社被资源方定义为传统的线下渠道,无法获得“碎片化”资源和产品,无法获得与旅游者需求相匹配的电子票务,预订端口,价格体系,产品序列,这个是当下旅行社转型的第一大问题;而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大厂的流量垄断,并且呈越来越集中化,这是旅行社转型而临的获客难的第二大问题。


    “碎片化”代办服务原本便是传统旅行社的第三大业务项目,在互联网电商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一直是旅行社必有的项目。


    “碎片化”资源是旅行社整合产品的基础性资源,是旅行社进行“二次创新”的“初级原料资源”。只有在拿到“碎片化”资源基础上,“食、住、行、游、购、娱”或“商、养、学、闲、情、奇”的动态打包和组合,自由打包,自助选择,小包定制,大团定制,跟团+自助等等的创新才有落脚点。


    当下旅行社面临的困难,除了疫情的直接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垄断的关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方的供给垄断,二是流量平台的客源垄断。很多时候,并不是旅行社业同仁们主观上不愿意转型或创新,是因为没有机会,没有能力,没有实力去改变一些客观环境!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大家对资讯的掌握已经非常及时了。别真以为现在网上流传的旅行社转型方法大家都不知道,不理解,不会做,很多同行几年前就知道了。大家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说一些无比正确的废话,纸上谈兵容易,但是真刀真枪上战场那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懂一点歧黄之术,就想悬壶济世,做一个江湖郎中或者乡间的赤脚医生,中医的方子是根据春夏秋冬4个季节不同气候,是根据不同的个体的情况,是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辩证论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样的一种病,开出来的方子是不一样的。


    有些老师提出来的旅行社的转型方法,实际上那不是转型,那是转行!是从新创业,是从新投资,一个全新的业务形态!这种转型不是要坚守旅游的同业们要的转型!我们的确不该纠结于是不是叫“旅行社”三个字,但是,将重新创业式的旅行社转型是否应该放到更大的商业生态环境中,坐在旅行社的井里看到的最多是旅游的那片天,脱离了旅行社业务逻辑的转型,您从旅游的角度提出的方案还可行吗?是辩证论治的方子吗?那是应该和经济学家,创业导师,管理专家,营销顾问们去讨论的更大范围的业务逻辑问题了。


    希望旅游领域的自媒体和专家们,着眼于旅行社的业务逻辑去看待旅游业的转型,站在大旅游的角度采用“辩证论治”的思维去推动旅行社和导游的转型,慎提转型的方略,多推动转型环境的改善,多呼吁转型途中的资源开放,渠道开放,流量开放,克服困难,打破垄断!


6、总结


    旅行社必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思考自己的选择!


    1、转型之说是长效,还是近水,企业首先得活下来。不要说一个小小的旅行社,现在的大背景是经济下行!经济下行之下,国家政策之下,互联网大厂,房地产巨头,瑟瑟发抖。连大企业都将之前伸出去的手,多元化经营,不赚钱的项目,坚决地砍掉,回归主业,坚守主业上,那么,我们的专家们开出的转型良方,是否能救命?


    2、转型是个人转型,老板转型?还是导游转型,旅行社转型?是个体转型,还是行业转型?——重新创业,那不是转型。重新创业是对自身实力和经济前景的判断,投身于新的投资创业风险循环之中。这个完全是另一回事。


    3、现在几乎绝大部分景区经营困难,问题很大,很多酒店,经营艰难,旅游供应链上的资源上很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在房地产公司,互联网大厂,很多优秀的公司都在聚焦主业,回归主业的情况下。如果专家们倡导的转型,将现在还能苟延残喘的旅行社推上投资的不归路,会有很大问题。


    出入境旅游开放,政策调整对旅游行业来说非常重要。没有出入境游的政策调整,旅游行业在这一轮疫情之下就得熬。国内游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破国有旅游资源对市场,对渠道的垄断,开放资源和渠道。要打破流量平台对客源的垄断。这就是行业管理要去做的,现在来看,中小旅游企业很难有这个能力去打破这种垄断。


    旅行社和导游怎么转型,“春江水暖鸭先知”,“试暖文禽绕鱼塘”,沉在市场中的一线从业人员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信息化时资讯泛滥时代,几乎是同步掌握所开的这些药方的。现在能缓解当下问题的就是:让那些手握资源,过的也不如意的旅游资源商们要开放渠道,开放碎片化的基础资源,从而打开初级资源之上第二个层次的产品转型和业务升级的阀门!促使平台流量资源的市场垄断者,破除平台垄断,让流量更加自由地在大中小旅游实体中流动,有了市场,有了需求,有了客源,有了订单,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个表面上看是企业经营问题,但在当下特殊的时期,却可以是战略上的助力!


    理解了旅行社转型的底层逻辑和面临的现实困难,我们再来谈旅行社及导游的转型问题,这样才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符合实践!否则,如果是盲人摸象,秀才谈兵,便开出一剂猛药,“管中窥豹见一斑”、“一叶蔽目无泰山”,不但不能治病,还会伤及原本脆弱的旅行社自身。


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