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3!中国这三地申请世界遗产成功
2024-07-27返回列表

2024年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7月26日,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截至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其中文化遗产40项、自然遗产15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


修改尺寸.jpeg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 希拉扣 摄


巴丹吉林沙漠地处阿拉善高原,属中国西北极干旱的温带荒漠地区,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和第二大流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重要标志包括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相对高度达 460 米)、最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广阔的鸣沙区域,以及多样的风蚀地貌。


修改尺寸 (1).jpeg

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 柳明玉 摄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位于世界最大的潮间带湿地,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候鸟的重要栖身地。2019 年,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次会议,世界遗产委员会以重大边界调整的形式,将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等五处提名地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的提交和列入是候鸟迁飞区申报世界遗产的杰出范例。


0269a30659592013e822241155c70e1b_f9198618367adab49821cb7d7d4dd2128601e440.jpeg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全长7.8公里,始建于13世纪,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北京中轴线共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北起钟鼓楼,一路向南经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的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这些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五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


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