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包括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滑雪巡救员、会展搭建师、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和休闲露营地管家、生活服务体验员等28个新工种信息,并调整变更了11个职业(工种)信息,调整变更职业(工种)信息提出:将“研学旅行指导师(4-13-04-04)”职业名称变更为“研学旅游指导师”。
近年来,研学旅行在国内教育领域异军突起,成为学生们寓教于乐的新选择。随着其日益受到追捧,研学导师的角色也愈发显得举足轻重。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们探索世界、认识社会的引路人。然而,这一职业的规范化与专业化,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职业范围的拓展,更反映了研学活动与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
强调“旅游+教育”属性:更加强调了研学活动的旅游性质。研学不仅是一种教育活动,它结合了旅游的元素,除了让学生在研学中学习与提升,也要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和有趣。
突出旅游服务范围:去年8月,人社部发布《研学旅行指导师国家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结合对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工作要求,不仅需要指导研学活动,还需要为学生提供旅游相关的建议和服务,此次对研学旅游指导师名称的更改,更加突出旅游服务在研学中的重要性。
职业的专业化和标准化:随着名称的更改,相关的培训和认证体系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有助于提升研学旅游指导师的专业化水平,确保他们具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研学实践服务的能力。
随着研学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也在不断完善和升级。“研学旅行指导师”更名为“研学旅游指导师”,意味着行业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国际趋势,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同时,这也为研学旅游指导师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
因此,规范标准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寓教于游的教育形式,旨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明确研学行业的主管部门,将有助于推动研学活动的标准化、组织管理的规范化以及学业评价的合理化。这些举措的实施,将引导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研学旅行的教育目标。